历史上的今天
首页> 1983> 1月2日> 中共中央发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文件

中共中央发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文件

\
现在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文件。这个文件和中共中央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布的其他几个『一号文件』一起,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勾画出了轮廓。
  这是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的小岗村。1978年冬天,为了能够吃饱肚子,这个村的18户农民冒着很大的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生产责任制。这些朴实的农民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在讨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而小岗村农民的这颇具悲壮色彩的举动,则成为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起点。此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争论中逐步向全国推进。1980年5月,针对一些人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糊涂认识,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谈话,充分肯定了包产到户,并对安徽的做法给予支持。邓小平讲话不久,中央召开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座谈会,专门讨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问题,形成了中发1980年75号文件,在中央文件上为包产到户上了『户口』,使包产到广合法化。为了统一认识,推动农村的改革,1982年1月1号,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
  1983年1月2号这一天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是第二个『一号文件』。它充分论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认为联产承包制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文件对于一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允许农村个体工商户雇工,允许农民个体从事商业和运输业。
  《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发布后,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取代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中华大地扎下了根,并跳出农业生产领域,扩展到林业、牧业和乡镇企业等各个领域,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

历史上的今天

选择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