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石油换食品”协议
伊拉克石油被允许对外出口
1996年12月10日巴格达时间8点刚过,连接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原油输油管道在空寂多年后又响起了汩汩流动的声音。这是联合国与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协议在几经周折后终于付诸实施的序曲。
当伊拉克石油终于重新出口后,首都巴格达几乎成了狂欢的海洋。平民百姓走到街上载歌载舞;所有的汽车都鸣响喇叭以示庆贺,更有伊拉克人用手中的冲锋枪向天空射击来表达自己的欣喜若狂的心情。枪声持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伊拉克治安部门不得不在电视、广播中警告人们不要采取过激行动,否则将被起诉。在此情况下,枪声才逐渐稀疏下来。
巴格达一名叫萨阿德的年轻人兴奋地说:『我们的新生活开始了。』
没有石油换美元的日子
巴格达大街两旁的商店里陈列着枝形吊灯、日本家庭用具、电冰箱、电炉和空调机,杂货店里有法国奶酪、土耳其美味和澳大利亚纯蜂蜜等外国进口食品。但这些只是少数有钱人的奢侈品。
联合国一位负责救济工作的官员说:『在伊拉克,多年的制裁使伊拉克分化成为少数富人和多数穷人两个社会,而没有第三种人。』在巴格达最古老也是最贫穷的贝塔语言区,在一座看起来可能随时会倒塌的房子里竟然挤住着7户穷困人家,因为他们的住宅已在战火中被摧毁。
经济的恶化导致伊拉克平民生活极度贫困,寻找第二职业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工程师、医生下班后就到自己的维修店、诊所接着上班,大学教师去中学代课。大街上,除了顶着TAXI标志的杏黄色出租车外,任何车辆都有可能停下来问行人『要不要搭车』。
如今的伊拉克,绝大多数人都成了『商人』。你走进杂品店,店主会悄悄问你:『要不要进口香水?』走进电器维修店,有人会问你:『要不要进口冰箱?』『你有电视机卖吗?』『卖不卖汽车,买不买汽车?』你请人修空调,他会劝你『卖给我吧』。
历史悠久的巴格达跳蚤市场如今是旧货越来越多,而摊位却越来越小。大多是生活困难的人家拿几样东西换钱糊口或换急用的物资,从古董、大小电器到旧衣物、旧家具等等。不少人拿着一盏台灯、一块壁毯或是一台果汁机,甚至是几个刀叉、盘碗站着叫卖。原有的市场早已经容纳不下,摊位已扩展到市场旁边的便道百米以外了。
一个叫萨迪的退休教员在出卖一个挂钟和一个取暖炉。他和他的夫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共8000第纳尔,这在1995年末就仅值3.2美元,如今最多值2.8美元了。他的儿子中专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女儿正在上师范。为了生活,他有时开出租车,但他的车太旧了,一出毛病就干瞪眼,因为他支付不起修车费。他每个月都要来卖一两样东西。他家的地毯、电视机和一些家具已经变卖。他说:『我不知道东西卖光后该怎么办。』
中等阶层的家庭在以变卖房产、家产度日,而下层百姓无产可卖,便去卖苦力、卖血,有的甚至卖了自己的肾脏。巴格达的哈亚利医院由于接待来自海湾和阿拉伯国家的植肾病人而出名,在这儿,植一个肾只要200至400美元。
在伊拉克,花钱可以使法官改变判决;花200美元可以买到一?净ふ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