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铁路工程专家潘田逝世
潘田
铁路人生
潘田一生心系铁路,在革命战争年代就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40年代,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在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工作后,他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紧急抢修铁路,支援前线作战,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通向哪里。抗美援朝时期,为粉碎敌人的『绞杀战』,他和战友们创造出预设计、预测量、预施工、预计划的『四预工作法』,成倍缩短了抢修时间,使铁路通车里程十几倍地增加,创造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不朽战功。
解放初,全国铁路极不发达,能勉强维持通车的不过1万多公里。在新中国铁路建设高潮中,身为铁道兵总工程师、副参谋长的潘田组织指挥了多条铁路的建设。成昆、襄渝、青藏、南疆、京通、通霍、嫩林等铁路线上都洒下他的汗水。在东北林区勘察嫩林铁路线路时,他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林海雪原奔波一个多月。70年代修南疆铁路,黄水沟至滋泥泉一段出现东、西线两种方案,其中东线要长距离穿过盐碱地,施工难度很大。潘田带领技术人员顶着沙尘暴,认真调查,科学比较,果断敲定东线方案。铁路通车后,盐渍土地区铁路稳定可靠。实践证明,他主持确定的方案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成功的,为我国在更大范围的盐渍土地区修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潘田一生修过的铁路很多,但心里最惦念的还是青藏铁路。为考察进藏路线,他曾几上青藏高原,跋山涉水,实地勘察,获得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976年,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勘察青藏线,潘田主持和参与了这次勘察。从不冻泉至雁石坪,有东、西两个方案待选。潘田一行不顾海拔4500米地区高寒缺氧,踏雪沿东、西两线考察,最终确定走西线。和潘田一起勘察青藏铁路的老战友赵懋哉回忆说:『1976年9月9日,我们勘察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的线址。夜里风大、雪深,汽车深陷其中。55岁的潘田和大家一起推车。由于高原缺氧,许多人都要吸氧,但氧少、人多,潘老坚持不吸氧,在他的感召下,我也坚持不吸氧。这一天我终身难忘,潘老的高尚品格和坚强意志,一直激励着我……』